紅外溫度測試儀原理以及使用注意事項
一、紅外測溫儀原理介紹:
紅外線的波長在0.76~100μm之間,按波長的范圍可分為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極遠紅外四類,它在電磁波連續頻譜中的位置是處于無線電波與可見光之間的區域。紅外線輻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為廣泛的電磁波輻射,它是基于任何物體在常規環境下都會產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并不停地輻射出熱紅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運動愈劇烈,輻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輻射的能量愈小。
紅外測溫儀響應紅外線的波段一般是在8-14μm之間。
任何溫度在優良零度以上的物體,都會因自身的分子運動而向外界輻射出紅外能量。紅外探測器通過將物體輻射的功率信號(即能量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后,測溫裝置的輸出信號就可以完全一一對應地模擬掃描物體表面溫度,經電子系統處理,傳顯示屏上,*終轉換為數字信號,得到與物體表面的溫度數值。
二、紅外測溫儀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1.紅外測溫儀只能測量表面溫度,不能測量內部溫度。
2.根據被測目標不同材料,設定合適的發射率進行測試。
3.定位熱點。要發現熱點,儀器應瞄準目標,然后在目標上作上下掃描運動,直確定熱點。
4.注意環境條件:蒸汽、塵土、煙霧等。它阻擋儀器的光學系統而影響精-確測溫。
5.環境溫度,如果測溫儀突然暴露在環境溫差為20℃或更高的情況下,允許儀器在20分鐘內調節到新的環境溫度。
三、選擇紅外測溫儀需要關注的幾個參數:
1.測溫量程
根據用戶的實際測溫需求來選擇
2.測溫精度及穩定性
根據用戶的實際測溫需求來選擇
3.發射率
根據被測目標的材料來設定,常規非金屬材料的發射率為0.95,但金屬或表面反光的材料發射率較低,為了確保測試結果準確,需要選擇可調發射率的儀表來根據不同的測試目標材料設置合適的發射率。
4.距離系數比D:S
嚴格意義來講,紅外測溫儀沒有*小測試距離。如果環境無限制(高壓/高溫等),可以*大程度地接近被測目標,確保測試結果*準確。
距離系數比D:S實際上只是限定了測試時儀器距被測目標的*遠距離。
如:當被測目標尺寸為25mm時,測溫應站在距目標200mm以內的地方進行測試,才能確保結果可靠。
其他測試儀器:超聲高溫耦合劑、鐵素體測試儀。